1、班超(32-102),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父班彪、兄班固 妹班昭具有文名。
2、班超小時家里較窮,他的哥哥班固被召為校書郎, 班超和母親一起隨哥哥來到洛陽,班超為官府抄書以養家。
(資料圖)
3、日久勞苦, 曾投筆漢曰:“大丈夫無他志略,應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 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遂投筆從戎。
4、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竇 固北伐匈奴,部將班超與匈奴戰于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被授 命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各國,逐一招撫鄯善(本名樓蘭,在今新疆 若羌附近)、于闐(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國。
5、至和帝永 遠三年(91年),西域五十余國均服漢朝,西域遂定。
6、班超因功被任為西 域都護,駐龜茲(今新疆庫車)。
7、永元七年(95年)被封為定遠侯。
8、永元十 四年(102年)因老病請歸,始返洛陽。
9、被拜為射聲校尉,是年病卒。
10、班 超在西域三十一年,為維護中國邊防,保證各族人民的安全,保障絲綢 之路的暢通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11、 淳子棼:是成語南柯一夢中的主人公,具體情況不詳,或者為杜撰。
12、 嵇紹 晉代人。
13、嵇紹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他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
14、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
15、當時皇族爭權奪利。
16、互相攻殺,史稱為“八王之亂”,嵇紹對皇帝始終非常忠誠。
17、有一次都城發生變亂,形勢嚴峻,嵇紹奮不顧身奔進官去。
18、守衛宮門的侍衛張弓搭箭,準備射他。
19、侍衛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儀青,連忙阻止侍衛,并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
20、不久京城又發生變亂,嵇紹跟隨晉惠帝,出兵迎戰于湯陽,不幸戰敗,將士死傷逃亡無數只有嵇紹始終保護著惠帝,不離左右。
21、敵方的飛箭,象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
22、嵇紹就這樣陣亡了。
23、事后惠帝的侍從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跡,惠帝說“別洗別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紹在世時,有一次有人對王戌說“昨天在眾人中見到嵇紹,氣宇軒昂如同野鶴立雞群之中。
24、”后來就用“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行很突出。
25、 共叔段 共叔段是鄭武公次子,其母武姜厭惡長子寤生,多次請求鄭武公立共叔段為太子,武公未同意。
26、鄭武公死后,寤生即位為鄭武公(前744)。
27、前722年武姜請求把京(今河南滎陽東南)封給共叔段,得到允許后,共叔段得以居住在京,肆意擴展私家勢力。
28、不久,共叔段命鄭國西部和北部邊境地區同時聽自己指揮。
29、鄭大夫公子呂向鄭莊公表示,一國之臣,不能兩面聽命,若莊公打算讓位于共叔段,那么就去侍奉他;反之就應該除掉他,不要使百姓產生其他想法。
30、鄭莊公依然不加干涉,共叔段更加肆無忌憚,收取兩屬之地作為自己封邑,所控制的地域擴大到廩延。
31、 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五月,共叔段整治城郭、積聚糧食、修補裝備武器,充實步兵戰車,準備襲擊鄭國都城,又聯絡都城中的武姜為內應,讓其屆時打開城門。
32、鄭莊公聞知共叔段起兵日期,便命令鄭大夫公子呂率領200輛戰車攻打京邑城。
33、共叔段兵敗,逃奔到鄢(今河南鄢陵縣北),鄭莊公又率兵追擊,大勝。
34、此后,共叔段逃奔于共(今河南輝縣)邑居住。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