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6噸鋼桁架整體抬升,刷新國內同類紀錄
南京美術館新館項目獲國家大獎
【資料圖】
“中國鋼結構金獎”新一批獲獎名單近日揭曉。記者昨日從市建委了解到,南京美術館新館項目從150個金獎中脫穎而出,榮獲年度杰出工程大獎,這是江蘇首次摘得這項“國字號”榮譽。
“中國鋼結構金獎”是國內鋼結構行業工程質量最高獎,每年評選出150項。記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150個獲獎名單中,國家極限運動溧水訓練基地、南京綠都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橋、華新城項目AB地塊二期1號塔樓等均斬獲金獎。而“杰出工程大獎”是在金獎的基礎上優中選優,每年獲獎項目不超過3個,堪稱精品中的精品。
在江北新區石佛大街與萬壽路交叉口西側,一座造型別致且懸挑建筑立在眼前,這就是南京美術館新館。2021年,其與對面的江北新區圖書館雙雙入選中國鋼結構金獎,此次,它更是捧回了杰出工程大獎的殊榮。
作為城市地標,南京美術館新館由“一館三中心”構成,包括公共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實驗影像中心、藝術品拍賣中心及附屬用房等,總建筑面積約9.7萬平方米。環形的主場館被架空在地面上方18米,營造出半懸浮的視覺效果。而它能在眾多金獎中脫穎而出,也離不開這一關鍵技術。
美術館以云中山水為設計理念,三四層是架空層,造型猶如玄武湖。而想要呈現出湖水碧波蕩漾的效果,設計師創新采用了極不規則的“回”字形結構。復雜的造型給施工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四根巨柱和十根斜柱共同“托舉”,支撐起這座極不規則的超大跨度、大懸挑結構,猶如一座巨型的“天空之城”。
據項目方上海寶冶介紹,美術館鋼結構主體重達8016噸,常規的高空組裝方案施工難度大,還存在結構變形隱患。經過多方論證,研發出“超大跨度、大懸挑多層異型鋼桁架整體提升施工技術”。施工過程中,鋼結構主體在地面原位拼裝完畢,29個液壓提升器從高空中拋下625根繩索,再通過多點位自動提升同步控制關鍵技術,讓每根繩索保持一致的行進速度,將這個“大塊頭”整體提升到位。
這個超大的鋼桁架建筑面積達2.7萬平方米,接近4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為了將其提升到指定高度,項目在國內首次使用800噸的液壓提升器,實現主體與96個對接口精準合龍,刷新了國內同類型項目整體提升紀錄,也是2008年國家圖書館提升之后民用建筑提升重量最大的項目。
作為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項目,美術館新館工程預制裝配率達77.8%。項目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鋼結構從工廠到現場全過程追蹤,并利用BIM信息模型提高吊機的選型效率及準確性,實現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南京建筑項目屢屢在國家級評選中獲得大獎,僅2018年至今,就有11個項目獲得魯班獎。一批批精品工程有力地推動了我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
1、本文為南京日報、金陵晚報、南報網原創作品。
2、所有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片、文字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本網站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信息版權屬于原媒體及作者。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