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科技

最新消息:嚴防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


(相關資料圖)

近日,民政部發布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風險提示:一些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民政部提示,當前,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主要有5類表現形式:

假借養老服務機構之名非法集資。一些企業沒有養老服務機構實體,沒有實際收住老年人并提供照料護理服務,但通過臨時租用養老服務機構場地開展活動、宣稱與養老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碰瓷”養老服務機構,以辦卡返利、福利補貼、享受折扣等形式,誘騙老年人辦卡儲值非法吸收資金。

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明顯超過床位供給能力承諾服務,或者超出自身可持續盈利水平承諾還本付息,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預交“養老服務費用”等名義,通過向老年人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非法集資。以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長期出租養老床位、“時間銀行”互助養老項目等名義,以承諾高額收益、返本銷售、售后返租、約定回購為幌子非法吸收資金。

以銷售老年產品為名非法集資。打著“健康養老”名義,實際上不具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者以醫療名義給老年人推廣銷售所謂“保健”相關用品,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以承諾消費返利或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為誘餌非法吸收資金。

以享受旅居養老為名非法集資。以邀請老年人低價甚至免費旅游、考察所謂旅居養老項目為名,通過儲值返利、投資分紅、積分養老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

民政部表示,不法分子承諾的高額利息資金主要來源于老年人繳納的費用,屬于拆東墻補西墻。一些機構或企業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收益,資金運轉難以持續維系,一旦資金鏈斷裂,高額利息無法兌付。非法吸收的資金大多在個人或第三方關聯賬戶,隱蔽性強,難以得到有效監管,存在轉移資金、卷款跑路的風險。此外,一些機構和企業不具備提供服務的能力,通過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騙取老年人信任,但往往無法兌現承諾達到預期效果,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養老服務機構的本質是提供養老服務,對帶有投資返利性質的承諾,老年人應謹記高回報伴隨高風險,認清高額利誘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自覺遠離非法集資,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可立即向有關部門舉報。(記者孫燕明)

推薦DIY文章
2022年3月Win11專業版最新激活碼大全|天天播報
焦點播報:Win11調出鼠標光標的操作方法
無畏契約是瓦羅蘭特嗎
全球滾動:Win11不能下載軟件的解決方法
Win11快捷設置左右并排顯示窗口的方法-當前熱聞
有道云筆記做筆記方法介紹
精彩新聞

超前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