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科技

海外“采蘑菇季”來了! 走,一起去林間嘗嘗鮮

今年歐洲、美洲等地降水有明顯增多的趨勢,每年的8月份開始,都是采蘑菇旺季,采蘑菇也是許多國家戶外愛好者周末打發時間的好方式,尤其今年在某日常生活分享社交軟件上,不少海外華人也曬出了在不同國家的采蘑菇體驗分享,根據他們的分享,人們甚至還成立了采蘑菇聊天群組,方便一起約采、交流心得。

為什么采蘑菇會在海外流行起來?采多少、怎么采蘑菇才是合法的?如果我們也試著采蘑菇,去哪里采、如何采比較安全?本版秉承開拓視野、增加情趣的宗旨,今約請不同國家華人作者,介紹不同國家、地區采蘑菇的“規矩”。

英國


(相關資料圖)

在蘇格蘭采蘑菇是人與自然的一場美好邂逅

這個周末,當梅花姐姐在朋友圈分享她在蘇格蘭“甜山谷”拍到的五顏六色的蘑菇照片時,我意識到,“尋蘑菇”的時間到了!

蘇格蘭約有1.2萬種蘑菇如自己食用則采摘不犯法

據說,英國大概有1.5萬種蘑菇,而蘇格蘭約有1.2萬種蘑菇。蘇格蘭是色彩鮮艷的蠟帽、榛樹手套、齒菇等蘑菇的重要棲息地,我在皮特洛赫里卡、洛奇莊園、克雷花園、卡德羅納森林、格萊豪斯水庫等地都尋到過千姿百媚的蘑菇,它們有的像龍須草,有的像銀耳,有的像刺猬,有的像核桃仁,有的像葡萄;色彩更是豐富,有黃色、紅色、紫色、褐色、黑色……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像是在引領人們去探尋另一個奇異的世界。于是,我買了《蘑菇指南》,心想著,再去尋蘑菇時,我要知道它們的名字,要了解它們更多。

但首先要搞明白,采野生蘑菇違法嗎?在蘇格蘭,只要采蘑菇的目的是自己食用,而不是出于任何商業目的,就不違法。還有個前提是不要破壞環境,不能過度采。因為畢竟樹林里的很多“居民”如野鹿、松鼠、刺猬、鳥等小動物,都要靠蘑菇維生呢。

自然遺產組織編寫采蘑菇指南為采菇者提供書面指導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通常我只是給蘑菇拍照,從來不會去采——我的很多朋友也是這樣。我們的想法是去欣賞大自然創造的美和奇跡,輕輕地去,輕輕地來,不帶回一片蘑菇。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哪些蘑菇能吃,哪些蘑菇有毒,畢竟關于毒蘑菇的報道滿天飛。

就在幾天前,英國各大媒體還輪番報道了澳大利亞3人被死帽菇,也就是毒鵝膏毒死的消息,而這種蘑菇長得特別像可食用的田間蘑菇和草菇。所以,想吃蘑菇的話,還是去超市買更靠譜。

不過,也有一些膽大的人做足功課去采蘑菇。蘇格蘭可食用的蘑菇主要包括牛肝菇、硫磺絢孔菌、雞油菌、刺猬蘑菇和羊肚菌等。為了更加安全,蘇格蘭自然遺產組織編寫了關于蘇格蘭蘑菇的指南,蘇格蘭野生蘑菇論壇也制定了《蘑菇守則》,為采蘑菇者提供指導。

有趣的是,鄰居家的草坪上也長出了一團團的蘑菇,鄰居不得不噴藥消滅這些蘑菇。

跟著專家參與“采蘑菇之旅”最安全費用通常在500元人民幣左右

最安全的采蘑菇方式是跟著專家去采:在網絡上隨便一搜,就可以找到很多“采蘑菇之旅”的信息,比如“蘇格蘭覓食探險”、“徒步采蘑菇”、“教你識辨蘑菇課程”等,通常時長三四個小時,費用約五六十英鎊(合人民幣450-550元)。專家會教你識別可以食用的蘑菇、采集蘑菇的方法,以及如何烹飪和保存它們等。同時,專家也會告訴你樹林里其他植物能不能吃、有沒有毒。

在蘇格蘭采蘑菇的一大注意事項是一定要穿防水、堅固的鞋子,并帶好雨具,因為蘇格蘭的天氣就像它所滋養的蘑菇的形狀一樣變化多端。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采蘑菇之旅會同時組織參與者沿途撿拾垃圾,這是回饋向人類提供美味的大自然的最恰當的方式。

采蘑菇不僅與大自然交流也有一次次與人的奇妙相遇

對我來說,尋蘑菇、采蘑菇是和大自然直接交流的方式,也是一次次奇妙的人際相遇。我在這里遇到過一個正在采蘑菇的波蘭女孩,她告訴我她知道哪些蘑菇能吃,她還會把采到的蘑菇做成咸菜。作為對大自然的酬謝,她還會“命令”男友一路撿拾山里的垃圾。

還有一次,我在格萊豪斯水庫尋蘑菇,遇到一位蘇格蘭先生,他正在河邊的小樹林里,邊遛狗,邊采蘑菇。他向我展示了他采到的蘑菇:一個胖乎乎的牛肝菌!他告訴我一般能吃的蘑菇都比較重,還讓我掂了掂他的“戰利品”……我開玩笑地建議他,可以讓他的小狗找蘑菇,結果他說他的確訓練他的小狗找,但找的不是蘑菇,而是松露。

在蘇格蘭珀斯郡的伯南附近的河邊,我看到品種、顏色和形狀各異的蘑菇,不由得想到了英國插畫師畢翠克絲·波特。她小時候常來這里度假,她很喜歡蘑菇,畫了350多幅細膩的蘑菇圖。一定是蘇格蘭樹林里的蘑菇給了她靈感和啟發。后來,波特小姐成為研究蘑菇的專家,還撰寫了關于蘑菇生長的論文。

蘑菇也并非全都擁有盛世容顏,我也遇到過一些丑蘑菇,甚至有些蘑菇長得像是牛糞——以至于當我看到真正的牛糞時,也會認真觀察半天以為那是蘑菇。如同這個世界,有美好,也有丑陋,因此才會多姿多彩。據說尋到任何一種蘑菇,都會有好運氣降臨,那就在這個秋天里,多去尋蘑菇,多些好運氣吧!文/崔瑩(現居英國)

美國

在緬因的森林采蘑菇是種什么樣的體驗?

我小時候生活在黑龍江,經常跑到山林里玩,采野菜、野花,也采榛子、野果,當然還有采蘑菇。后來在大城市生活了二十幾年,幾乎把小時候學到的本領忘記了。到了緬因,生活在森林中,我才有機會再把小時候的愛好撿起來——主要是采蘑菇,順帶著采點野花野菜和野果。

去采蘑菇前必須知道的事弄清合法地帶、查看安全路徑、躲避野生動物

采蘑菇在這里是有規矩的。首先,要弄清楚在哪里采蘑菇是合法的。私人領地不能采,除非獲得主人的許可;國家公園也不能采,因為按照法律規定,國家公園的任何東西都不可以帶走,哪怕是一塊石頭一根草葉(某些國家公園的入口處甚至立著標牌“除了記憶,什么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么都不要留下”);印第安保留地,通常只允許印第安人采,其他人則不行。幸好,我是在森林覆蓋率接近90%的緬因,向公眾開放的、可以采蘑菇的林子到處都是。

然后,就要知道入林前第一件事:查看路徑。起初我不懂,是我先生這個土生土長的緬因人教我的。原來在這里,每片林子入口處,都設有信息牌,上面有詳細的路徑圖。我先生教我:“路徑兩邊的每棵樹,都涂了黃色、藍色或白色。如果你偏離了路徑,想要返回原路,就找那個帶顏色的標記。每條路徑,都至少有兩個出口,其中一個是我們進來的地方。”有了這些路標,即使我們貪采蘑菇,偏離了路徑,也總能夠找回來。

除此之外,森林入口處還會有多種安全警告,比如“來訪者只許在日照時間入林”,這意味著不僅夜間不許入林,還要避開晨昏,因為那是野生動物出來覓食的時間,這既是為了保護人類的安全,也是為了避免打擾野生動物;再比如“狩獵季入林須著橙黃色衣帽”,這是為了避免被獵人誤傷——如果我們穿著黑色或棕色的衣服在森林中活動,很容易被獵人誤認作鹿、熊,或者麋。

在這里采蘑菇的必備工具有三樣籃子、刀子和刷子

把以上這些都弄明白了,才能談到怎么采和采什么。在緬因,采蘑菇的必備工具有三樣:籃子、刀子和刷子。我們每次出發去森林前,都先把籃子拾掇干凈,再墊幾層報紙和廚房專用的紙巾。有些蘑菇根本不需要拔出來,直接用刀把菌柄切斷,把根部直接留在森林的土壤層或苔蘚層里;有些需要拔出來的蘑菇,也是當場把沾了泥的根部直接切掉,再用毛刷把菌柄和菌傘上面沾的腐殖土或枯草屑撣掉,然后干干凈凈地放在籃子里。

這邊采蘑菇的人,一般不建議清洗新鮮的蘑菇。他們的理由是:蘑菇本來就是含水量極高的食材,再用水洗只會加重蘑菇的含水量,影響烹飪后的味道和口感。我自己試下來,也覺得刷比洗有效。漸漸地,我們也有了自己的經驗:盡可能在采集的時候,就只采干凈的蘑菇;如果一個或一片蘑菇看著不夠干凈,干脆放過算了。

為提高蘑菇辨識率緬因的大學和社區里設有很多采蘑菇俱樂部

至于采什么,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只采你100%認識的蘑菇,哪怕是差0.01%都不行。我們來緬因的第一年,就只認識松蘑和國王牛肝菌,所以就只采這兩種;第二年,我們又認識了龍蝦菌、雞油菌、金喇叭和刺猬牙等品種,所以我們就多了些口福;第三年,因為干旱,野生菌數量大為減少,可是藥用的靈芝和云芝卻很多,所以我們就采了很多,并且研究怎么切片、烘干、儲存、煮茶,還邀請鄰居來一起品嘗。今年是第四年,到處都是雞油菌,我們采的吃不完,就決定烘干后冷凍,留到冬天再吃。

怎樣才能認識越來越多的野生菌呢?緬因的大學里、社區里都有很多采蘑菇俱樂部,時常有免費的課程和交流活動,這些都是結交采菌高手和認識野生菌的好機會。就我的觀察,真正懂蘑菇的人,往往都是采了幾十年蘑菇的人。即使是他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所以,越是明白人,就越是謙卑,遇到難以識別的蘑菇,就越不敢輕易下斷語。

我和我先生都是采蘑菇的初學者,我們每次進山林前,都有一個小小的儀式,閉上眼睛祈禱說:“宇宙啊,請向我們打開你的寶藏。我們感激你源源不斷的賜予。”真的,幾乎每一次,我們都能收獲到意想不到的禮物。我想,這才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真正福佑吧。文/一葉聞(現居美國)

瑞典

一些當地人藏有個秘密的蘑菇基地

瑞典是一個森林眾多,讓你感覺森林無處不在的國家。任何一個城市里,都不需要驅車很遠就會有大大小小的森林,這使得孩子們從小的生活就和森林息息相關,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有什么比在森林里尋找寶藏更好玩的呢?

私人森林領地也開放給人們漫步和采摘

在我們這個中等城市里,開車二十分鐘是一定可以來到像樣的針葉林的,再遠個十多分鐘,很容易進到自然保護區。這不僅僅是因為瑞典的自然資源豐厚,這要得益于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尊敬,加上政府努力貫徹多年的“讓大自然走進每一個人”(關于這個話題,作者曾經在本版刊登過一整版的稿專門來介紹,編者注)。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點保障:根據瑞典實行多年的公共權益法,即使是私人的森林領地,也是開放給公民自由漫步和采摘野果蘑菇的。

秋天散落在森林里的各種蘑菇,有各自喜歡生活的地方,有的長在針葉林,有的長在闊葉林;有的依傍歐樺樹附近,有的靠著山楊樹;有的喜歡藏在蕨類植物葉下,有的生在溝渠附近……在森林里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們漫步的時候,會一點點教孩子們辨認植物,哪個地方有寶藏,哪些是危險或容易混淆的無用之菇,要觀察也要細心,同時還要教孩子們學會,不去損害給我們饋贈的大自然,因為明年我們還會回來獲取這些大自然的寶藏。比如,采藍莓不要連根拔起,因為這樣明年它就長不出來了。

久居瑞典入鄉隨俗已經習慣不問別人在哪里采蘑菇

在瑞典,有兩樣東西是不可以隨便問的,一個是四年一次的大選你投了哪個黨派,另一個就是——你的秘密蘑菇基地。

很多年前我還不懂得采蘑菇的時候,曾經在電梯里遇見一對中年瑞典鄰居夫婦,拎著滿滿一筐金燦燦的雞油菌滿載而歸。太太那個驕傲的表情簡直就寫在臉上了:看看、看看,我采了這么多,厲害吧?快夸我!不知道她一路拎回來已經被多少人贊嘆過了。當時的我自然是既羨慕又佩服又好奇,大大地贊揚了一番就脫口而出地問“太厲害了,您哪里采到的呦”,對方非常矜持地答曰,這個可不能告訴你,這是我們發現的一片秘密,你得自己去找。

后來走進蘑菇世界的我才知道,在瑞典,沒有人會夸耀自己買了多么貴的幾百塊一公斤的超市新鮮雞油菌,偶爾聽到的倒是帶著一點羞愧的解釋“哎呀實在顧不上只好買著嘗嘗嘍”或者“今年好難采啊,買點吃吃”這種說法,多少帶著點自家在采蘑菇方面不是特別能干的辯解。

久居此地的我,已經非常習慣了從來不去問別人哪里采到的蘑菇了,但是非常喜歡帶好朋友去分享自己在自然保護區的發現。

關于秘密森林的童年回憶人工采摘的蘑菇無法代替

鄰居老太太第一次帶我和女兒到她從小長大的森林里,把那里的饋贈介紹給女兒,小家伙一掃城市里的拘束,在林中奔跑、跳躍,每發現一個蘑菇就激動地招呼、請教、學習,還仔細聽鄰居老太太講小時候她的媽媽怎樣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每天早上去森林采回藍莓給他們配牛奶吃,以及采了蘑菇怎樣做菜和儲存。

走在林子里的時候,老太太還會指著一棵枯死的蘋果樹告訴我們這是她從小認路的標志;到了一片長滿美麗白色地衣的山石,老太太會告訴我們,這是她媽媽每次中途休息的地方;而到了另外一片牛肝菌地帶,她會充滿惆悵地回憶,這一片媽媽帶著我采過,可是后來采伐林木導致這一片沒有了……

如果你也是這樣伴著森林長大的,就會明白,為什么商店里那些哪怕是人工采自瑞典森林的售賣蘑菇也不能夠代替自己從秘密森林里尋來的每一個帶著回憶的寶藏;為什么那些攜帶著幾代人回憶的植物,即使生長在角落里也被當做寶藏。

我跟女兒也一起發現過一片生長在湖邊的雞油菌秘密群落,每一次去檢查的時候我們總是靜悄悄地,一邊壓低聲音,一邊在落葉青苔之間尋寶,我女兒愛極了這個小秘密。歐洲干旱最嚴重那一年,許多樹都干枯死了,小家伙堅持組織我們三個從湖里打水澆灌,我相信對她來說,這絕對是快樂的童年回憶、一生的財富。那一年許多地區因為夏天的干旱之后沒有冒出來蘑菇,但那片我們的秘密基地卻如愿回饋給了我們片片金黃。

文/阿卡(現居瑞典)

推薦DIY文章
word頁眉頁腳刪除方法
藍疊模擬器設置不卡的方法
excel開根號公式計算方法
微信公眾號推薦功能使用教程
360驅動大師查看主程序版本的方法
美團外賣選擇支付寶花唄付款方式教程
精彩新聞

超前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