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科技

甘泉縣:白露時節產業興旺 紅薯飄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編號6112021001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從白露節氣開始,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民間有“貼秋膘”的說法。以前,陜北鄉村并不富裕,貼秋膘肉不是家家戶戶都能吃到的,吃紅薯便是這個節氣的重要一餐。如今,人們條件好了,但紅薯這種美食依然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今天白露,一道陜北特色炸紅薯糕讓人食指大動,胃口大開。

白露節氣,下寺灣鎮百畝紅薯地,成片的紅薯秧苗綠油油地隨風搖曳,向人們釋放著即將到來的豐收信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紅薯種植戶?崔東輝:我們家種了150畝紅薯,其中有30畝的富硒紅薯,品種是板栗薯,產量高,一共能產60來萬斤,就能賣60來萬塊錢,吃了對人身體好,營養價值高。

下寺灣鎮河畔地屬沙土地質,是紅薯的優生區。近年來,下寺灣鎮大力發展紅薯產業,現種植紅薯1000余畝,每年收益可達350萬元。現在雖然還未到紅薯大面積的采收期,但紅薯已經可以食用。

劉小云是下寺灣的村民,今天她早早地來到紅薯地里,挖幾個新鮮的紅薯,準備制作一道節氣美食,炸紅薯糕。

村民劉小云:為什么白露要吃紅薯?首先因為氣候正合適,“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在這個白露前后,紅薯的含糖量也比較高,吃起來的話軟糯香甜。而且咱們民間說吃紅薯胃不酸,所以就流傳下白露吃紅薯的習俗。

挖好紅薯回到家,只見劉小云仔細地把紅薯沖洗干凈,去皮后上鍋蒸15分鐘左右,把蒸熟的紅薯趁熱按壓成泥,并加入白糖、面粉。劉小云在和面時,特意添加了軟米面,使得紅薯糕吃起來口感更加軟糯、香甜。待大火開啟,油溫中度熱,把切好的紅薯糕放入鍋中開始油炸,用筷子不停翻動,炸至金黃就熟了。

村民劉小云:炸紅薯這個火候也有講究,火溫太高了,炸的皮焦里生,火溫太低了炸了硬的咬不下,像今天咱炸的這個火就大小就可以,就這種樣子。

說話間,好吃的炸紅薯糕便上桌了,家人們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節氣的美食。白露是紅薯收獲的時節,也是吃紅薯的好時節。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好,白露吃紅薯不再是改善生活的一種方式,更多的是時節給人們帶來的一種儀式感,也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一種憧憬,白露吃紅薯,你今天安排了嗎?(記者?白騰?李昊鴿 編輯 李莉)

監制|高延平

責任編輯|楊延萍??白騰

編???輯|劉強??崔春娥??楊靜寧

推薦DIY文章
光遇12月6日每日任務教程
Win10鎖屏界面網絡圖標怎么去除
光遇紀念季入口和先祖介紹
WinRAR重復使用已有的窗口教程
查找網易云音樂問答功能的教程
喵特同城二手交易教程
精彩新聞

超前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