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河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涵蓋傳統手工技藝、民俗等十大門類,且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面對如此豐富的非遺資源,非遺傳承人們通過對傳統技藝的傳承和創新,提升了河北非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衡水內畫為第一批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河北非遺項目的代表,早已享譽中外。它是一種在鼻煙壺內壁繪畫的技藝,這種民間工藝為中國獨有。衡水內畫把國畫的染點、勾絲等技法引入內畫,立意深邃,構圖嚴謹,線描技法豐富,設色協調精潤,書畫并茂,雅俗共賞。近些年來,通過宣傳創新、載體創新、高端私人訂制等方式,衡水內畫漸漸融入當代生活,煥發出非遺新活力。
同樣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易水硯,以其悠久的歷史、優等的石料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名揚天下。如今的易水硯更是從原先雕以小花小草的大硯池,逐步發展到和當代人的審美相結合,在不失現代派文人味兒的同時,突出雕刻的藝術性,成為能把玩,能沉淀,能收藏的藝術品。盡管不斷創新發展,易水硯始終堅持原材料的精選,以確保作品的卓越品質。
來自石家莊贊皇的原村土布制作,起源于傳統的紡花、印染和織布,具有悠久的歷史。作為第三代傳承人的崔雪琴,在堅持傳統的73道工藝不變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創新,與新時代理念相結合,深度接軌市場需求,生產出的產品吸汗透氣,不起皺、不卷邊、不起球,不掉色,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不僅國人喜愛,更是遠銷海外,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傳統非遺的魅力,同時也真正把“非遺”帶回家,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
視頻來源:《樂享河北》
責編:張璐
主管:李金平
監制:張鴻鵬
河北旅游TV
新聞6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