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陳女士總說自己肚子脹、沒胃口,渾身都不怎么舒服。經過醫生詢問和診斷,發現是吃了太多荔枝導致的,也就是俗稱的“荔枝病”。醫生在給出治療方案的同時,也提醒大家,6月是果實成熟的季節,同時氣溫升高、降雨增多,各類微生物生長繁殖加快,大家在享受水果的同時也會存在一些隱患。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如何健康地食用鮮果。
(相關資料圖)
荔枝病
陳女士說,荔枝鮮甜多汁,她非常喜歡吃,多的時候一天吃個一兩斤。醫生介紹,她是患上了“荔枝病”,醫學上稱之為荔枝急性中毒,是一種由于吃荔枝而引起的低血糖癥,它的致病原理尚不完全明確。
荔枝病患者在吃荔枝期間飯量減少,甚至不想吃飯。常在清晨突然發病,自覺頭暈、惡心、無力、出汗,可突然昏迷、抽搐、心率快、心音低鈍,化驗檢查時,血糖明顯降低。個別嚴重患者可突然發生昏迷、陣發性抽搐,呼吸不規則(呈間歇性或嘆息樣)、面色青灰、血壓下降等。此外,還有個別人對荔枝過敏,會出現皮疹、瘙癢等過敏性皮炎的癥狀。
那么,如何安全食用荔枝?
1.充分清洗荔枝殼表面的保鮮劑及農藥。
2.不要過量。營養師協會建議,成人每天攝食水果200—400克即可,兒童一次不超過5顆。
3.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飯后半小時再食用。
楊梅蟲
楊梅里的小蟲子是果蠅幼蟲。這是楊梅的傳統栽種中很正常的自然現象。如果實在是食欲受影響、心里有坎過不去,怎么辦?
剛買來的楊梅可以用涼開水加鹽,浸泡一下。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鐘就能把小白蟲泡出來,而清水浸泡或流水沖洗,效果都不好。如果一次性買的楊梅比較多,要泡過之后,再放進冰箱。
而用鹽水泡楊梅,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讓酸酸甜甜的楊梅,吃起來更甜更不澀口。
隔夜瓜
夏天氣溫高,細菌容易繁殖。西瓜水分、糖分含量高,更受細菌歡迎。如果西瓜放入冰箱前,已經在空氣中暴露過久并被細菌污染,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較嚴重的食用安全隱患。所以,西瓜“隔夜”并不一定就“有毒”,關鍵還是要看西瓜的保存和處理是否衛生。
該怎么樣更衛生地儲存西瓜呢?
1.購買已切開的瓜,應削掉切口處的一層,然后及時吃掉。
2.鑒于西瓜外皮也是被污染的,所以切之前要先把瓜皮整體洗干凈。
3.切西瓜最好用專門切水果的刀和案板,不和切生肉的菜板菜刀混用。
4.切開一個西瓜后,先把馬上要吃的部分留出來,剩余部分要立刻蓋上干凈的保鮮膜,放進冰箱里。
5.隔夜的西瓜拿出來后,可以先切掉表面一層,然后在室溫下稍微放一會兒,等溫度不再冰嘴再吃。
延伸閱讀
夏季怎么吃果蔬才安全?健康寶典來了
1.購買果蔬時盡量選擇那些保持完好、外觀正常、新鮮、無異味的。
2.生食果蔬之前,要用清潔衛生的水將其外表清洗干凈,尤其注意果蒂等不容易清洗部分。
3.建議大家謹慎購買路邊小攤販切開的哈密瓜、西瓜、菠蘿等,因為路邊攤的加工條件很難保證清潔衛生。
4.果蔬盡量現吃現切,切開的果蔬不宜在室溫下久存,盡快將未吃完的新鮮果蔬用清潔衛生的保鮮盒或保鮮膜包裹儲存于冰箱冷藏室,儲存時間不宜過長。
5.大家或許會在假期選擇果蔬采摘的休閑娛樂方式。參加此類活動請注意,采摘后不宜直接食用,應當用清潔的水洗凈后食用。
6.如果疑因進食不衛生的果蔬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可疑食物不要立即丟棄,它們可能會幫助醫生或公共衛生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找到致病原因。 (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