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發布研報稱,展望后續,渠道層面隨著各險企人力清虛接近尾聲,優增優育下代理人隊伍質態將不斷提升,銀保渠道也將受益于業務結構改善提升其價值貢獻能力;產品層面在當前時點居民對保本保收益的儲蓄型產品需求將持續高企,預計2Q上市險企NBV增長有望提速。同時隨著銀行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后續保險產品3.0%的預定利率將仍然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分紅險的“保底+浮動”利率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全年來看上市險企NBV有望保持較好的正增長態勢,無需過度悲觀。
【資料圖】
光大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事件:
近日,上市險企陸續公布2023年1-5月保費收入數據,分別為:
1)人身險:中國人壽(601628)(02628)3986億,同比+5.1%;中國平安(601318)(02318)2618億,同比+6.4%;中國太保(601601)(02601)1249億,同比-1.9%;新華保險(601336)(01336)882億,同比+1.7%;中國人保(601319)(601319.SH)998億,同比+4.8%。
2)財產險:平安財險1249億,同比+5.6%;太保財險854億,同比+15.3%;人保財險2417億,同比+8.5%。
點評:
人身險:5月保費增長提速,復蘇態勢持續向好
2023年1-5月上市險企人身險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中國平安(+6.4%)>中國人壽(+5.1%)>中國人保(+4.8%)>新華保險(+1.7%)>中國太保(-1.9%),新華增速由負轉正,平安、國壽、人保自年初以來增速持續提升,太保增速依然承壓但降幅較上月改善4.8pct,預計主要系公司推動躉交業務向期交業務轉變,對總規模形成一定拖累,但結構的優化利好長期價值增長。從單月看,各險企5月保費同比增速表現亮眼,分別為中國人保(+36.1%)>新華保險(17.4%)>中國人壽(+15.7%)>中國平安(+9.1%)>中國太保(+4.9%),增速分別較上月提升29.9pct、19.4pct、10.1pct、1.4pct、10.7pct,主要受益于居民持續旺盛的理財需求推動儲蓄型產品銷售提速。
人保壽險5月單月期交新單同比增速達192%,延續2月以來的較高增長態勢。2023年1-5月人保壽險期交新單同比增長26.6%至170億,增幅較上月提升9.5pct, 其中5月單月同比高增191.9%至21億,推動公司累計長險新單同比增長4.5%至364億,增幅較上月進一步提升3.9pct。
展望后續,渠道層面隨著各險企人力清虛接近尾聲,優增優育下代理人隊伍質態將不斷提升,銀保渠道也將受益于業務結構改善提升其價值貢獻能力;產品層面在當前時點居民對保本保收益的儲蓄型產品需求將持續高企,預計2Q上市險企NBV增長有望提速。同時隨著銀行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后續保險產品3.0%的預定利率將仍然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分紅險的“保底+浮動”利率也能承接部分需求,全年來看上市險企NBV有望保持較好的正增長態勢,無需過度悲觀。
財產險:保費增速略有放緩,預計主要受非車業務調整影響
2023年1-5月上市險企財產險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太保財險(+15.3%)>人保財險(+8.5%)>平安財險(+5.6%)。從5月單月看,同比增速分別為太保財險(+11.5%)>平安財險(+4.6%)>人保財險(+3.0%),增速較上月分別下滑1.7pct、2.6pct、3.7pct,預計主要受非車業務調整影響。其中,5月單月人保車險保費同比增長3.9%至219億,增速較上月回落2.3pct,預計主要受新車銷量同比增速放緩影響;非車險保費同比增長1.8%至151億,增速較上月下滑5.7pct,主要系在監管要求下意外險費率下調導致意健險保費同比下滑22.3%至45億,但農險在政策支持下保費同比增長18.8%至53億,支撐非車業務整體維持正增長。
展望后續,6月作為季末月,預計車企沖量意愿較強,從而推動車險業務增速回升;同時根據《關于擴大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等有關事項的通知》,6月將全面啟動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系數浮動范圍由[0.65,1.35]擴大到[0.5,1.5],預計頭部險企將受益于大數據定價優勢進一步搶占市場,呈現出馬太效應。非車險業務也有望在政策支持和經濟預期改善下進一步實現業務結構優化,提升盈利水平。盡管隨著社會活動增加,賠付率將面臨一定壓力,但該行認為隨著頭部險企不斷提升費用管控水平、加強風險控制能力,疊加準備金的提前充分計提,成本整體可控,全年COR有望維持較為穩定水平。
風險提示:保費收入不及預期;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等。